七年级语文说课稿

时间:2024-07-29 23:15:07
七年级语文说课稿15篇

七年级语文说课稿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语文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七年级语文说课稿1

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的课题是: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3课《散步》。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目标、重难点、教法、学法等方面说一下我的讲课思路。

一、说教材

《散步》选自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本单元所选文章以家庭亲情为主题,浓浓亲情动人心弦。《散步》是一篇文字浅显,情感温暖的美文,作者抓住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娓娓道来,情真意切,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亲人的关爱,对家庭的责任,对亲情的赞美,是一篇从平凡小事中写亲情的典范作品,题材极其平凡,意蕴却十分丰富。学习本文,要引导学生用心发现亲情、感受亲情并珍爱亲情。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我准备用一个课时完成教学的主要内容。

二、说学情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语文课的主要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本课对象是七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但对生活的观察不够细致,缺乏生活体验,又由于社会上一些不良因素的误导,许多学生尊老爱幼的观念比较淡薄,没有形成正确的家庭伦理观,因此正确的引导尤为重要,我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三、说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品味课文清新质朴的语言。

3、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深刻含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感知文中蕴含的家人之间深沉的爱,培养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四、说重难点

根据《语文课和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强调要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我将本课的重点定为:朗读品味积累语言。本课是一篇精美散文,需要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揣摩、积累语言,以增强语感,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本课的难点是: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深刻含义。七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和知识储备的限制,对含义深刻句子的理解容易浮于表面,因此把这个定为难点。

五、说教法

运用情景导入、朗读品析、研讨点拨、多媒体课件辅助等多种教法相结合。首先以情景、导入法营造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浓浓的亲情氛围,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将朗读贯穿于整个课堂中,让学生在朗读品味中去感受亲情美。本文主要写“我”这个成年人的感受,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因此,必要的点拨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这几种教法与多媒体课件的结合,让学生更好的领悟课文。

六、说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所以先让学生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找出含义深刻的字词句或细节动人的句子品析,最后抓关键语句再读课文,深入思考,领会课文深长的意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尊老爱幼的情感,在学习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七、说教学设计

(一)情景导入

看公益短片《妈妈洗脚》学生谈感受。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短片中温馨的画面和质朴的语言,让学生快速的进入情境中,也为学生感知课文内容作了准备。

(二)出示学习目标

设计这一板块是因为学习目标对教与学起统帅作用,使学生的学习有明确的方向性。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齐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旨在让学生对文本整体感知)

2、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事情?结果如何?

设计意图:此环节要求学生齐读课文后自主学习,培养从文章获取信息及概括事件的能力,在第二个问题中要引导学生思考:在面对分歧时,“我”为什么决定顺从母亲而委屈儿子,从而得出结论:在两头不能兼顾时,照顾长辈,因此得知“我”的处事原则是“孝”,初步感知了作者的情感。

(四)品读课文赏析语言

1、找出文中含义深刻的字词句或能打动你的句子品析。

学法指导:

示例:“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既写出了母亲忍受痛苦度过严冬的情景,又写出了“我”为母亲安然无恙而庆幸的心情。

(1)学生在课本上用圈点勾画法作批注。

提示:写景美的句子、细节动人的句子

(2)请学生将他们找出的词句读出来并赏析,教师适当指导。

2、感悟语言的对称美

预先出示一个句子: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让学生说说这个句子的特点,最后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这样的对称的句子齐读。

设计意图:品味积累语言是本课的重点,《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感受作品中人物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先让学生在圈点勾画中品读思考,在朗读品味中感悟,教师作必要的补充和归纳。引导学生掌握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学会在以后的阅读、作文中运用学到的方法去赏析语言,运用语言。

(五)再读课文,感悟亲情

1、指名读6、7段。

2、扮演角色,心灵对话。

学法指导:面对分歧时,“我”为什么决定走大路,妻子、儿子是怎样想的,母亲为什么改变主意走小路?分角色用话外音的形式将各人心中所想表现出来,不仅要注意文中表现出来的内涵,还要善于结合情景体悟人物心理和性格。

3、这个家中三代四口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所以设计了“扮演角色,心灵对话”这一环节,让学生走进文本,不仅能找出文中有形的东西,还能发现文本中没有写出来的(无形)的东西,以锻炼学生的想像及创新思维能力。在谈对人物印象这一环节中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正因为这一家人尊老爱幼,相互关爱,这个家庭才会如此和谐温暖。

4、齐读最后一段,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深刻含义。

学法指导:注重这句话的象征意义。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能领悟作品的内涵,让学生在探究合作中解决疑难。重点理解这个句子,不仅要理解它的表层含义,更要理解它的象征意义:中年人的责任重大,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中年人是承上启下的角色,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这样。至此学生才准确把握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此处隐藏32469个字……个有趣的故事,下面我们不妨借助文句去了解一下这个汤姆是如何让他的小伙伴进入圈套的。

【设计缘由】通过默读,让学生了解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为下文分析人物做铺垫。

2、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圈划关键词句,理清课文情节发展脉络。

教师语:从文中看第一个进入圈套的是本,23节中汤姆把本称为什么?——傻小子、牺牲品。看来汤姆一开始就是有计谋的,现在请同学们去圈划散读1-22节,说说汤姆是如何让本一步一步变成为他刷墙的傻小子的?

预设:

1)“难道一个小孩子每天都能得到刷墙的机会吗?”:刷墙是种难得的体验

——这让本停止咬苹果,十分惊讶。

2)“姿势优雅”“退后观察”“瞧瞧效果”:干活是一种艺术

——让本产生兴趣并且入迷“让我刷一会儿吧”

3)“特别看重”“不能马虎”“两千个孩子里面,也找不出一个”:姨妈讲究,刷墙难刷

——激发本一定要干的争强好胜心理。

4)“犯难”“万一有闪失”:干活机会很难得

——本愿意用苹果来交换

教师语:汤姆以退为进,欲擒故纵,并且夸大其词,激发斗志,终于让本心甘情愿地替他刷墙。第4节中,汤姆有句话:“原来是你,本!怪我没留神!”汤姆真的没有看到本吗?

预设:

汤姆早就看到了本,文中说“汤姆见到苹果馋涎欲滴”,体现了汤姆善于表演的特点。

——请同学朗读这句,教师点评

教师语:文中还有哪里可以体现汤姆善于表演?

如第1节、第9节、第14节等,“倏地转身”“满不在乎”“姿势优雅来回挥舞刷子”“脸上显得很不情愿”等。

教师语:汤姆心里就是要让本替他干活,可是却故意犹豫再三,文中有许多的破折号,请同学们分别去读读,它对描写人物起到什么帮助呢?

学生交流

预设:14节破折号表示停顿;17、18节节破折号表示声音延长;

——分别请同学朗读这几处语句,并作指导点评。

【设计缘由】这是本文最大一个环节,他考验学生阅读小说、品读人物的能力,同时老师要适时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人物的几个特点,为鉴赏人物鉴定基础。除了人物的语言特点和性格特点,还要引导学生学习破折号的作用。

(2)、理解“阔佬”的意思和文中的道理。

过渡语:汤姆用这种方法得到了苹果和悠闲,可是文中说汤姆变成了地地道道的阔佬,这是为什么?

预设:

汤姆不断盘算着让更多孩子进入他的圈套,不仅替他刷墙,还送了他很多玩具——(略)(请同学读汤姆拥有的东西)

过渡语:对于汤姆说,刷墙本来是一件苦差,但是他却可以把它变成一件美差。通过刷墙权的转让,他从一个一贫如洗的苦孩子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阔佬。不仅如此,汤姆还得到了什么?

预设:

汤姆无意中发现了一个重要的规律:要让大人或小孩渴望做一件事,只需使做事的机会难以获得即可。渴望,是一种追求,能引发一种兴趣;有渴望,有追求,有兴趣,人就有动力。

(3)、总结人物特点

教师语:汤姆就是利用这种心理,过了一段舒心惬意的美好时光,让一个又一个孩子心甘情愿地来刷墙,让他们把工作当做消遣。这个汤姆!看看课题都说他是了不起的粉刷工,你认为这“了不起”是什么涵义呢?

——聪明、机灵、狡黠、顽皮

3、朗读语段,感受人物

过渡语:

课文通过人物的对话和语言的停顿表现了汤姆的机智聪明、顽皮狡黠。汤姆常常欲言又止,有意将话语作适度停顿。正是这种语言表达方式牢牢地抓住了本的心,让本心甘情愿地去刷墙。下面请几位同学来把当时那个场面用朗读来

重放一遍。

分角色朗读课文1——22节,加23节书上141页内容,感受汤姆的了不起3

教师点评

【设计缘由】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感受体验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角色朗读进一步突出汤姆了不起的形象,而倒数第二段的朗读让学生进一步思考,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思想火花。

4、了解作者与作品3

过渡语:一百多年来,汤姆这个乡村小顽童的形象已赢得世界不同肤色、不同年龄的读者的喜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部作品及其伟大的作者。

【设计缘由】还是以汤姆的故事小结,首尾呼应,同时也鼓励同学们多阅读,走进《汤姆索亚历险记》,走近马克吐温。

(1)、引导学生阅读前言部分,进而了解作者和作品:

马克吐温美国作家。是十九世纪后期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优秀代表,杰出的幽默讽刺大师。马克吐温被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代表作:短篇小说《竟选州长》《王子与贫儿》长篇小说《镀金时代》《汤姆索亚历险记》。

本文选自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取材于美国南北战争前的社会生活,作品通过儿童的目光来看待周围的现实,揭示了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南方社会闭塞、沉闷、死板的生活,对畸形的教育制度、宗教的虚伪可笑以及小市民的贪婪愚蠢等,都进行了无情的讽刺和鞭挞。作者借汤姆之口说出:“宁愿在舍伍德森林做一年草莽英雄,也不愿当一世美国总统。”反映了他对平庸守旧的社会生活的极度厌恶,和对自由理想世界的向往。马克吐温写作时取材于自己儿时在故乡——汉尼拔小镇上的所见所闻、亲身经历的人和事。所以令人感觉十分真实有趣,孩子们或许能在书中的人物身上找到与自己相似的地方,而大人们也能在书中拾到自己童年时的味道。

(2)、鼓励学生去阅读小说

过渡语:汤姆的生活其实有烦恼,不被姨妈理解、无端受惩罚、学校里死气沉沉的学习、和贝奇闹别扭、没有更好的游戏点子等等。但这些烦恼都会被他随之而来的奇思妙想化解。他的烦恼是短暂的、瞬息即逝的,他的生活永远充满浪漫快乐的色彩。相信同学们会在更多的故事里面看到汤姆的精彩表现。

【设计缘由】这是一部小说的节选,让学生了解作者和小说概要,知道汤姆的由来,并且激发学生去阅读其他故事。

(三)布置作业3

1、抄写词语并造句:

馋涎欲滴 满不在乎小心在意 津津有味 筋疲力尽 一贫如洗

2、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其他故事。

【设计缘由】第一个基础作业,积累词语;第二个作业是拓展延伸,通过完整的阅读,品味汤姆虽不完美但真实、淳朴可爱的天性之美。

(四)板书预设

了不起的粉刷工

马克﹒吐温

本:汤姆:设计圈套——变成阔佬——发现规律

惊讶—入迷

—争胜—干活

了不起:聪明机智狡黠顽皮

【设计缘由】板书中把汤姆的表现写出来,很好地展现了汤姆的人物形象,与了不起的涵义相对应,给学生很直观的感受。

说亮点:

学习新课中第三个环节“精读课文,理解内容”是重要环节,也是本文亮点之一,希望通过朗读交流,能激起学生的思想火花;第二个亮点是角色朗读,感受马克吐温幽默诙谐的语言。

《七年级语文说课稿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