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的基本关系教案

时间:2025-04-19 11:28:40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教案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教案1

一、预习目标:

初步理解子集的含义,能说明集合的基本关系。

二、预习内容:

阅读教材第7页中的相关内容,并思考回答下例问题:

(1)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的含义是什么?什么叫空集?

(2)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与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之间有什么区别?

(3)0,{0}与 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4)包含关系 与属于关系 正义有什么区别?试结合实例作出解释.

(5)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吗?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吗?

(6)能否说任何一人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即 ?

(7)对于集合A,B,C,D,如果A B,B C,那么集合A与C有什么关系?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2)理解子集.真子集的概念。

(3)能使用 图表达集合间的关系,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学习重点:集合间的包含与相等关系,子集与其子集的概念.

学习难点:难点是属于关系与包含关系的区别.

二、学习过程

1、 思考下列问题

问题l:实数有相等.大小关系,如5=5,5<7,5>3等等,类比实数之间的关系,你会想到集合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问题2:观察下面几个例子,你能发现两个集合间有什么关系了吗?

(1) ;

(2)设A为某中学高一(3)班男生的全体组成的集合,B为这个班学生的全体组成的集合;

(3)设

(4) .

问题3:与实数中的结论“若 ”相类比,在集合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你对上面3个问题的结论是

2、例题

例题1..某工厂生产的产品在质量和长度上都合格时,该产品才合格。若用A表示合格产品,B表示质量合格的产品的集合,C表示长度合格的产品的集合.则下列包含关系哪些成立?

试用Venn图表示这三个集合的关系。.

变式训练1用适当的符号( )填空:

①4 ②11

例题2.写出集合{a,b}的所有子集,并指出哪些是它的真子集.

变式训练2写出集合{0,1,2}的所有子集,并指出哪些是它的真子集.

5 课堂小结

三、当堂检测

(1)讨论下列集合的包含关系

①A={本年天阴的日子},B={本年天下雨的日子};

②A={-2,-1,0,1,2,3},B={-1,0,1}。

(2)写出集合A={1,2,3}的所有非空真子集和非空子集

课后练习与提高

1用 连接下列集合对:

①A={济南人},B={山东人};

②A=N,B=R;

③A={1,2,3,4},B={0,1,2,3,4,5};

④A={本校田径队队员},B={本校长跑队队员};

⑤A={11月份的公休日},B={11月份的星期六或星期天}

2若A={ , , },则有几个子集,几个真子集?写出A所有的子集。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集合的包含和相等的关系.

(2)了解使用Venn图表示集合及其关系.

(3)掌握包含和相等的有关术语、符号,并会使用它们表达集合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类比两个实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探究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

(2)通过实例分析,获知两个集合间的包含与相等关系,然后给出定义.

(3)从自然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三个方面理解包含关系及相关的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应用类比思想,在探究两个集合的包含和相等关系的过程中,培养学习的辨证思想,提高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子集的概念;难点:元素与子集,即属于与包含之间的区别.

(三)教学方法

在从实践到理论,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原则下,一方面注意利用生活实例,引入集合的包含关系. 从而形成子集、真子集、相等集合等概念. 另一方面注意几何直观的应用,即Venn图形象直观地表示、理解集合的包含关系,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概念及有关性质.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师生互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思考:实数有相关系,大小关系,类比实数之间的关系,联想集合之间是否具备类似的关系.师:对两个数a、b,应有a>b或a = b或a<b.

而对于两个集合A、B它们也存在A包含B,或B包含A,或A与B相等的关系.类比生疑,

引入课题

概念形成分析示例:

示例1:考察下列三组集合,并说明两集合内存在怎样的关系

(1)A = {1,2,3}

B = {1,2,3,4,5}

(2)A = {新华中学高(一)6班的全体女生}

B = {新华中学高(一)6 班的全体学生}

(3)C = {x | x是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

D = {x | x是等腰三角形}

1.子集:

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B,如果A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B的元素,称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记作 ,读作:“A含于B”(或B包含A)

2.集合相等:

若 ,且 ,则A=B.

生:实例(1)、(2)的共同特点是A的每一个元素都是B的元素.

师:具备(1)、(2)的两个集合之间关系的称A是B的子集,那么A是B的'子集怎样定义呢?

学生合作:讨论归纳子集的共性.

生:C是D的子集,同时D是C的子集.

师:类似(3)的两个集合称为相等集合.

师生合作得出子集、相等两概念的数学定义.通过实例的共性探究、感知子集、相等概念,通过归纳共性,形成子集、相等的概念.

初步了解子集、相等两个概念.

概念

深化

示例1:考察下列各组集合,并指明两集合的关系:

(1)A = Z,B = N;

(2)A = {长方形},B = {平行四边形};

(3)A={x| x2–3x+2=0},B ={1,2}.

1.Venn图

用平面上封闭曲线的内部代表集合.

如果 ,则Venn图表示为:

2.真子集

如果集合 ,但存在元素x∈B,且x A,称A是B的真子集,记作A

B (或B A).

示例3 考察下列集合. 并指出集合中的元素是什么?

(1)A = {(x,y) | x + y =2}.

(2)B = {x | x2 + 1 = 0,x∈R}.

3.空集

称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为空集,记作 .

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示例1 学生思考并回答.

生:(1)

(2)

(3)A = B

师:进一步考察(1)、(2)

不难发现:A的任意元素都在B中,而B中存在元素不在A中,具有这种关系时,称A是B的真子集.

示例3 学生思考并回答.

生:(1)直线x+y=2上的所有点

(2)没有元素

师:对于类似(2)的集合称这样的集合为空集.

师生合作归纳空集的定义.再次感知子集相等关系,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利用韦恩图从“形”的角度理解包含关系,层层递进形成真子集、空集的概念.

能力

提升一般结论:

① .

②若 , ,则 .

③A = B ,且 .师:若a≤a,类比 .

若a≤b,b≤c,则a≤c类比.

若 , ,则 .

师生合作完成:

(1)对于集合A,显然A中的任何元素都在A中,故 .

(2)已知集合 ,同时 ,即任意x∈A x∈B x∈C,故 .

升华并体会类比数学思想的意义.

应用

举例例1(1)写出集合{a、b}的所有子集;

(2)写出集合{a、b、c}的所有子集;

(3)写出集合{a、b、c、d}的所有子集;

一般地:集合A含有n个元素

则A的子集共有2n个.

A的真子集共有2n – 1个.学习练习求解,老师点评总结.

师:根据问题(1)、(2)、(3),子集个数的探究,提出问题:

已知A = {a1,a2,a3…an},求A的子集共有多少个?通过练习加深对子集、真子集概念的理解.

培养学生归纳能力.

归纳

总结子集: 任意x∈A x∈B

真子集:A B 任意x∈A x∈B,但存在x0∈B,且x0 A.

集合相等:A = B 且

空集(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性质:① ,若A非空,则 A.

② .

③ , .师生合作共同归纳—总结—交流—完善.

师:请同学合作交流整理本节知识体系引导学生整理知识,体会知识的生成,发展、完善的过程.

课后

作业1.1 第二课时习案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基础

提升能力

备选训练题

例1 能满足关系{a,b} {a,b,c,d,e}的集合的数目是( A )

A.8个B.6个C.4个D.3个

【解析】由关系式知集合A中必须含有元素a,b,且为{a,b,c,d,e}的子集,所以A中元素就是在a,b元素基础上,把{c,d,e}的子集中元素加上即可,故A = {a,b},A = {a,b,c},A = {a,b,d},A = {a,b,e},A = {a,b,c,d},A = {a,b,c,e},A = {a,b,d,e},A = {a,b,c,d,e},共8个,故应选A.

例2 已知A = {0,1}且B = {x | },求B.

【解析】集合A的子集共有4个,它们分别是: ,{0},{1},{0,1}.

由题意可知B = { ,{0},{1},{0,1}}.

例3 设集合A = {x – y,x + y,xy},B = {x2 + y2,x2 – y2,0},且A = B,求实数x和y的值及集合A、B.

【解析】∵A = B,0∈B,∴0∈A.

若x + y = 0或x – y = 0,则x2 – y2 = 0,这样集合B = {x2 + y2,0,0},根据集合元素的互异性知:x + y≠0,x – y≠0.

∴ (I)或 (II)

由(I)得: 或 或

由(II)得: 或 或

∴当x = 0,y = 0时,x – y = 0,故舍去.

当x = 1,y = 0时,x – y = x + y = 1,故也舍去.

∴ 或 ,

∴A = B = {0,1,–1}.

例4 设A = {x | x2 – 8x + 15 = 0},B = {x | ax – 1 = 0},若 ,求实数a组成的集合,并写出它的所有非空真子集.

【解析】A = {3,5},∵ ,所以

(1)若B = ,则a = 0;

(2)若B≠ ,则a≠0,这时有 或 ,即a = 或a = .

综上所述,由实数a组成的集合为 .

其所有的非空真子集为:{0}, 共6个.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